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於2021年獲得優質教育基金撥款資助,在本中心成立「顯微成像科技學習中心」,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及高階的顯微鏡建立顯微影像資料庫。本資料庫以圖像為主,載有多種動植物的顯微成像照片及影片,帶大家走進這用肉眼看不見的微小世界。

除此以外,本中心亦是本港首個提供研究級別的顯微鏡供中學生使用及學習的場所。修讀高中生物科的學生及修讀初中綜合科學科的學生可於本中心的課程中,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及高階的顯微鏡觀察生物,並透過顯微成像學習其他相關的生物學知識。

 

計劃目的

  • 透過開放中心予中學生使用現代科技觀察微觀生物世界及拍攝顯微影像,於生物科中引入STEM元素
  • 提供平台讓老師和學生存取高質素的顯微成像圖片及影片作教學或學習用途
  • 鼓勵老師在生物科中使用本地生物的圖像及影片作例子
  • 設計學習活動及製作顯微學習教材予師生

我們的工作

此優質教育基金計劃中,我們為顯微成像科技學習中心設計了5個不同深淺程度的課程,其中3個課程適合修讀生物科的高中學生參加,而另外2個課程則適合初中學生參加。在2023年1月至7月期間,我們一共提供了40節(26節高中課程,14節初中課程)課堂,當中共有超過900名學生參加。課堂中,學生透過不同學習活動掌握應用不同顯微成像的方法。除了學習如何操作掃描電子顯微鏡、光學立體顯微鏡或複式顯微鏡外,學生亦會利用他們在課堂中所拍攝的顯微照片或影片加以分析及討論,並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

高中生物科課程:

  1. 電子顯微鏡探索 – 有花植物的繁殖策略
  2. 電子顯微鏡探索 – 昆蟲世界
  3. 探索水生微生物世界

初中課程:

  1. 電子顯微鏡探索 – 花與花粉
  2. 探索水生微生物世界

此外,我們分別在2023年3月、6月及10月舉行了4場教師工作坊,共超過70位老師參加。內容包括:微生物醫務化驗師分享辨認水生微生物的技巧、與教育局合辦工作坊讓任教高中生物科的老師操作不同種類的顯微鏡及製作臨時載玻片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細胞分裂、以及由可觀中心的生物科主任介紹本網頁內的顯微影像資料庫的使用等等。

完成計劃後,本學習中心將繼續支援可觀中心日常生物科的常規課程運作,而可觀中心的生物科老師亦會不時更新資料庫內容。

 

製作團隊

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項目總監:郭志泰校長

計劃負責教師:區智恩老師

研究主任:傅嘉穎女士

生物科教師:黄志俊老師、陳錦江老師、王凱欣老師、詹愷盈老師、徐鎮桻老師

實習生:何詠瑜女士、鄒任朝先生

(若有任何疑問,請聯絡biology@hokoon.edu.hk)